但是到了这里后,,我却大有改观,,在9月1日,,我们去了斯图市中心的国王大街(König Strasse) 这里就和上海的南京路差不多人来人往,,应该说我自从到了德国之后就没有见到这么密集的人群。与之相比的是,,南京路上少了好多文化的气息,,没有皇宫和街头艺人,,就算在商业繁华度上南京路可能也要甘败下风,,因为这里的东西大多是欧洲的名牌专卖店,,南京路上的那些H&M在这里就是廉价的代表词,,可惜的是在第一天的斯图市中心游中,,我没有带上相机,,这里只能展现第二天的奔驰博物馆以及路德维希堡的南瓜节了。



博物馆的门票学生价是4欧,,配有多国语言数字解说器,,只要把解说器对准想要看的东西,,一按按钮,,耳机中就可以传来中文解说词,,只可惜电没有冲满,,不一会儿就用完了。。。。。。这个是我觉得奔驰博物馆唯一的败笔。博物馆内部的设计师螺旋形的,,观光客从顶楼进入,,一层层按照年代向下,,参观整个梅赛德斯-----奔驰公司以及汽车在20世纪的发展历史。


附:摘自于维基百科的奔驰公司简介。
提到Mercedes-Benz的創始人,通常都會歸功於高特里·戴姆勒(Gottlieb Daimler)與卡爾·本茨(Karl Benz)這兩位工程師出身的德國人,但這兩位先生在其有生之年並未互相見過對方,事實上,他們分別創立的車廠,在當時可說是在商場上得互相競爭的對手。
在1880年代高轉速引擎的概念被發展出來後,歐洲地區的汽車製造廠如雨後春筍般快速地誕生出來,奠定了今日汽車工業的基礎。1883年10月,卡爾·賓士在當時巴登大公國的曼海姆(Mannheim)創立了Benz & Cie.車廠,而在1890年11月,高特里·戴姆勒也在符腾堡王國境內的康斯塔特(Cannstatt,今日斯圖加特市一部分)創立了戴姆勒发动机公司(Daimler-Motoren-Gesellschaft,簡稱DMG)。
但是,真正創造Mercedes這品牌名稱的人,卻是一位奧地利商人埃米爾·耶里內克(Emil Jellinek)。Mercedes這品牌名其實是來自他的女兒Mercédès的名字,這名字原本是一個西班牙文裡稱呼女孩子用的名字,意指「優雅」,但因為當時歐洲普遍流行與法國有關的事物,因此反而是以法文的方式發音。耶里內克原本只是一位DMG汽車的忠實愛用者,他洞悉了剛萌芽的汽車工業無可限量的前景,於是從1898年開始,利用自己在國際金融界的人面與豐富的資金,開始替DMG銷售汽車。除此之外他也曾駕駛著DMG的汽車參加了在法國尼斯(Nice)附近舉辦的賽車活動,在賽場上他有個綽號叫「梅赫西迪先生」(Monsieur Mercédès),漸漸的,Mercedes這名字開始變成DMG汽車的暱稱。
1900年4月時,耶里內克與DMG達成一個協議,將原本只是暱稱的「Mercedes」正式用來作為新產品的品牌,而搭載的新发动机則用「Daimler-Mercedes」的名稱。第一輛懸掛Mercedes品牌的新車是在1900年12月22日登場,這輛35匹馬力的賽車是出自另外一位德國汽車工業界的重要人物、威廉·梅巴赫(Wilhelm Maybach)之手,當時他是DMG的首席工程師。新車款的登場帶給汽車產業非常大的震撼,例如它那劃時代的低重心衝壓製造鋼質車架,輕量化高輸出的发动机與蜂巢格狀的水箱。
這輛Mercedes車的優異表現使得耶里內克手上拿到的訂單,很快地就超過了DMG的產能上限。1902年6月23日,「Mercedes」這名字被正式放在該品牌的商標上,並且在同年的9月26日正式註冊成功。有趣的是,耶里內克在1903年中時申請更改自己的名字,稱呼自己為Jellinek-Mercedes,他可能是歷史上少數以女兒的名字為名的人物之一。
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急速通貨膨脹,造成許多奢侈品產業、例如汽車廠在銷售上的困難,這導致整個產業界的萎縮。雖然在這樣的狀況下一些財務狀況健全、產品強度不錯的車廠仍能度過難關,但難免還是常見到一些如企業合併之類的商業手段被使用。DMG跟Benz & Cie.在1924年時合併,企圖以生產設計標準化、共同使用銷售與廣告通路的方式,來提升競爭力。
不過該廠在剛合併的前兩年,是以共同管銷的方式銷售兩個不同品牌的車子,直到1926年6月時兩品牌正式合併,新公司改名為Daimler-Benz AG(戴姆勒-賓士),而產品的品牌則改為今天大家所見到的Mercedes-Benz。













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